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的大太监们为什么就吃清水面配咸菜?是吃不起好东西吗?伺候领导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忌讳非常多。我记得有一个电视剧,有个人招待李莲英吃了羊肉汤,吃完马上给他嘴巴里嚼茶叶,就是防止口臭的。伺候大领导,以精洁为务,这样才能让领导不反感。
说起这个,我还想起一个故事。丁香,以前叫鸡舌香。
在汉朝的时候,鸡舌香是官方“口香糖”,东汉大儒学应劭在《汉官仪》一书中专门记载了此物的应用:“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,黄门郎对揖跪受,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,趋走丹墀。”
皇帝近臣奏事都得含着鸡舌香,免得嘴巴里有味道。熏着皇上,那可也算大不敬呢。
据说,汉桓帝有一个宠臣,本来很受他的喜欢。不过这个宠臣上了年纪,嘴巴里有了味道。汉桓帝不是特别舒服,就赏赐他鸡舌香,让含在嘴巴里。
不过这个官员并不知道是皇帝给的口香糖,还以为自己要被赐死,吓得瑟瑟发抖。还好他的朋友有见识,说这是上等的鸡舌香,乃是特别的恩宠,他这才放下心来。
古代不像今天,有各种各样高级可靠的口腔清洁用品,稍微有点异味,就没有机会做天子近臣了。
大唐才子宋之问长得高大帅气,号称“伟仪貌”。他才华卓绝,因为词赋过人,武则天把赏给别人的锦袍夺过来赐给他。创造了雅谈一时的“龙门夺袍”之典。
后来武则天称帝,收天下美男子为面首。传说宋之问跃跃欲试,也想上龙床。结果因为口臭而被嫌弃,与荣华富贵失之交臂。
可见要侍弄皇帝,做他们身边的大红人,一点也不容易呀。要想嘴巴没有异味,就只能杜绝吃葱蒜油荤。大鱼大肉自然是越少吃越好。
而《大明王朝1566》的皇帝,又比一般人更难伺候。他在精舍修道,一尘不染,时常头戴鲜花,精雅至极。若是饮食不洁净,油腥满面,必然遭他嫌弃。所以吃东西当符合嘉靖的习惯,素简清雅,不沾异味。
那么问题来了。素简清雅的饮食很多,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很宽,为何是清水面条配咸菜?
答案是抑制食欲。
侍奉皇帝不仅要清洁,还要自己屁事少。打嗝放屁,拉屎撒尿这样的事情必须要杜绝。能做的就只能是在主子的眼跟前随叫随到。虽说人有三急,但倘若你真干活的时候有三急,那你就走远点吧。
我记得在有一本书上看到过,讲的是张廷玉伺候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皇帝,恩宠不减。他有个最大的绝技,便是上朝排空,少饮少食。所以能全天候跟着皇帝,不撒一滴尿,不拉一颗屎。
吕芳、陈洪、黄锦作为司礼监秉笔,又是精舍内时刻服侍嘉靖的人。他们比张廷玉更要做到不撒尿拉屎,所以他们必须保证自己的饮食少之又少,只能基本维持打工的营养,而不能做任何一次带薪如厕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他们就要刻意让自己的食欲衰退,少吃少吃又少吃。
清水面和咸菜,在这个时候,就是上佳之选。
首先来得快,烧个火,一瓢水一把面就完成。
其次难吃。面条要好吃,需要有好汤和好臊子。清水面无油无盐,难吃得很,用一点点咸菜充做盐,吃不了两口就要放碗。
长期这样吃,胃口极小。凡事有得有失,吃虽然吃少了,却可以因此在嘉靖面前干净利落,得到重用。
人啊,不图口腹之欲,必图人间大欲。所以,珍惜你身边那些热爱吃喝的人哦,这些人没啥机心,相处起来相对要更加轻松畅快。
![]()
![]()
赞(7)